中医早期文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为容平。”秋三月,一般是指农历七、八、九三个月。
秋天的特性
秋天是成熟收获的时期,自然景象进入收敛的状态。“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天高气爽,气候逐渐由热转凉。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法则,建筑在“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思想基础上。
肺属金,肺金旺于秋,燥气当令。肺为人体重要脏器之一,“心者,君子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一身之气,并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有一定规律的运动。肺与大肠相表里,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连咽喉、气管等构成肺的系统。肺是娇嫩之脏,既怕冷,又怕热,而且怕燥。
秋天的病患
秋天,若久晴无雨,秋风干燥之气过度,中医称之为燥邪,人容易烦躁不安。自然界的燥邪又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液,人到老年,体内的阴液逐渐减少,更易因燥发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甚则干”。外燥发病,多由口鼻而入,出现干咳少痰,皮肤和口、鼻、唇、咽喉干燥等现象。许多老年人更见皮肤干裂、脱屑。甚至皮肤瘙痒、大便干结等症状。秋天着凉受寒,易患感冒或旧病复犯,如关节风湿、支气管哮喘之类疾病。又因“肺朝百脉”,助心行血,一旦气候骤凉,或秋雨绵绵,高血压之类的心脑血管病变更应引起注意。
秋天的养护
秋分之后,落叶纷飞,萧条的景象往往令人忧愁苦闷、敏感多疑,时间久了,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利,但这个季节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风景怡人,最宜到郊外登高畅游,不仅能令人神清气爽、心胸豁达,而且还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运动,它能锻炼我们的呼吸和循环系统,有助于增大心脏收缩力和肺活量。对于平日在城镇生活工作的人来说,更能调和安抚紧张的神经系统。
进入“秋分”节气.冷空气会逐渐活跃,由于冷空气的侵袭,老年人的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起居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所以患有慢性胃病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老年朋友要记住“若要安,衣服常脱换”。
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说:“食者生命之天,活人之本”。肺金旺于秋,不能使肺气过盛影响其它脏腑而发生病变,秋季的饮食以“减辛增酸”为原则,要求收敛人体的阳气。辛入肺、辛主发散,酸入肝、酸主收敛。减辛增酸,有助于“秋冬养阴”。所以秋季应减少辛散之味,如少用生姜、大葱、陈皮等佐料,并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锅、牛肉、羊肉等。要多吃一些润燥的水果有助于消除秋燥,如:生梨、苹果、石榴、柚子、葡萄,山楂。食物如泥鳅、鱼、蟹、鸭肉、兔肉等,其中以莲藕为首选。莲藕,性寒,味甘、涩,生用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熟食健脾开胃、补血止泻固精,年老体衰、病后虚弱者以藕粉为佳。泥鳅,性平,味甘,补气血、养五脏,补而不腻、诸病不忌,实是上等佳肴,附作说明。
一般说来,生姜是养生佳品,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药食两用之品,但生姜性温,味辛,一年之中只有秋季不适宜多吃,一天之中,晚上不适合食用。
秋天还宜早些睡觉、旱些起身,所谓“闻鸡起舞”,户外运动因人制宜可以适当增加。门球运动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运动量不大,趣味性强的特点,比较适合老年人,通过门球运动可增强腰背、四肢肌肉力量,并有健脑作用。其它如太极拳、慢跑等,也都有利于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