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冬日暧阳的午后,慵懒地倚窗而坐,泡上一壶红茶,慢慢品味着茶香,看着汤色红浓,清澈艳丽,茶气氤氲在空中,袅袅飞舞,而窗外是碧波微漾的太湖,这一刻泛起了我思绪里的涟漪。
时间过的真快呀!屈指算来,在吴江工作、生活近二十年了,不知不觉亦把这座城市当成我的第二故乡。随着城市的变迁、时光的沉淀,越来越喜欢上这座名副其实的江南小镇——吴江,它也是一座拥有江南古韵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城市。
独行之路好艰难
我原本生活在重庆,在那儿渡过了我的懵懂、青涩年华。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像大多数平常人家一样,在父母的庇佑下一切都是平静自然,顺理成章,我以为这就是我的人生了。可是命运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来个急刹车,迎了来我人生第一次挫折和考验!
由于特殊原因,丈夫放弃一切,于1990年7月独自去深圳创业,至此开始两地分居,直到1998年2月随公婆一家举家迁往广东珠海。
珠海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沿海城市,这里有椰风拂面的浪漫,有海浪拍岸的涛声,有渔女守望的深情,有九洲城、拱北口岸的繁华热闹,城市整洁宽敞,冬季有温暖宜人的气候。我的工作单位是一家外资制药企业,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舒适、轻松,早晚公司班车接送,午餐公司免费。因此家里的一切都是由公婆打理、安排、照顾,我不需要操任何心,丈夫每二周回家相聚,大家和睦相处,嬉笑快乐。日子就这样如涓涓流水,清澈荡漾,直到现在回想那曾经的点点滴滴,都是浓浓的幸福、温馨感。就在看似一切美好,憧憬未来,婚变打碎了美梦,命运又一次急刹车,人生真正的挫折和考验才真正开始。
家人为了帮助我尽快走出阴影,父母托朋友,找关系最终在朋友的引荐下,介绍我到苏州吴江同里屯村丘舍开发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任会计主管工作。
2006年3月携女儿首次来此考察,记得初来时,住在火车站附近酒店,当天苏州天气阴沉,空气中带有丝丝寒意,我的情绪亦如它一样,灰暗笼罩着我的心头。公司董事长安排司机来酒店接我们去目的地,通过车窗看到沿途的景致,没能勾起我的兴趣,经过同里,看到了古镇的牌坊,司机说这就是著名同里古镇,当看到古镇周边环境是道路泥泞,街道老旧,也没有激发起美好的印象。只觉得公司离市区太远了。
到了,告诉我那儿就是我们未来的公司。啊!厂房还在建设中,周围稀疏地立着几栋已建成的厂房,蔓萦着的杂草,无不宣示着荒凉。那现在的办公场所,宿舍在哪儿?告诉我就在旁边的农舍,租了两个小院。此情此景,与我想象的反差太大了,有点失望。在返回苏州的路上,司机看出了我的顾虑,就聊起董事长的创业史,听着听着,好奇心开始萌动了:怎样一个人,可以从温州一个小地方将实体企业开到了上海,又在吴江同里创立新的实体企业。第二天,在返回珠海前往上海机场的时候,司机又带着我们参观了董事长在上海的工厂,真实看到了董事长一手创办的企业,管理规范、厂房整齐、设备先进,一扫在吴江的阴霾。一路与女儿聊天,见我犹豫不决,她就随嘴说了几句:给自己一次机会,用五年时间证明这一切是否如你所愿,大不了再回珠海呗。那时女儿已上广美附中了,她还不能完全体会我的心情,只是想尽快脱离母亲的掌控,少点唠叨,大家都自由了。就是这不经意的几句话,改变了我今后人生轨迹。
是啊!生活已经是一地鸡毛,还有什么不可以舍去的,思前想后,又经朋友的开导,若换一片天空,也许从此舞台宽广。于是下定决心,给自己一次机会。
就这样,2006年7月9日拖着行李,带着伤痛,满怀希望,踏上了独立的人生之路!
记得到达吴江那天,阳光明媚,温暖适宜,是公司董事长亲自接机,然后在同里饭店(同里镇政府旁边)设宴,并热情地一一引荐给大家,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我的新人生。
在公司起步的特殊时期,前期来的同事都已经把办公、宿舍等安排布置就位,一切虽是从简,但干净、温馨,房屋主人也很友善,很快便进入了工作状态。
我的职业是会计,主要负责公司的财务。接手的时候公司还没有完整的帐目,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因吃住都在一起,也就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好像那时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生活单调,但也习惯了,每天过得都很充实,财务系统很快建立并完善起来。
当年11月公司的厂房正式投入使用,陆续搬入新的办公楼、宿舍楼,我们财务部也增加人员。那时的生活相对简单,吃住都在公司,又因交通不便利,平时很少入城区,周末会去城区采购一些生活必须品,记得那时吴江城区的综合购物商场只有二家,那就是大润发和时代超市(已于2018年关闭)。
入住新宿舍时热水是定时提供,错过时间就没热水,所以我和出纳经常到同里的龙海浴场洗澡,由于当时交通不方便,出于安全考虑,都是司机出车顺便把我们送到浴场,结束后再来接我们,我们经常是睡在浴场等司机,回想当时的境况,感觉是累并快乐着!
与同里古镇结缘
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生产能力得到快速发展,有一阶段,为解决员工住宿问题,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全部住进同里镇的三元酒店。我们上班、下班,吃饭、休息,都在一起,遵守作息时间,就像一个班级,感觉又回到了大学时代,那时大家在一起,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
住在三元酒店大约一月有余,有不少时间逛同里古镇,可以实地了解古镇的人文,品尝当地的美食。
三元酒就在古镇牌坊的旁边,进入古镇也就200米左右的直线距离,从原来的走马观花,到漫漫沉浸式体验,古镇的韵味和风情原汁原味地体现出来了。
随着对古镇的不断深入了解,不断体验,我喜欢在闲暇的、有夕阳的傍晚,到古镇走走。斜阳照在斑驳的墙面,穿行在古街古巷里,漫步在窄窄的,长长的,泛着青光的石板路上,不时的穿过小桥、檐廊,看着枕河而居的人家是那么的悠闲自在,有的门前挂着喜庆的红灯笼;有的摆放招揽客人的餐桌;有的是下班回家匆匆而过的小电驴;有的是卖小商品返回的摊主;还有渔娘唱着民谣悠悠的在水巷摇曳,他们都用吴江话打着招呼,那袅袅的吴音总是在我的耳畔萦绕,酥的掉眉毛,哈哈,借用当地方言!走累了,就在临河边吃一碗小馄饨,感觉真的很惬意!
古镇就这样走进了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悠悠的情怀,恰似李白诗里描述的那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觉!
每一次来到古镇,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走在那早已被磨得发亮的石板路上,仿佛告诉我曾经的过往;穿越水榭廊桥,看到一方重门翠掩的庭园,仿佛曾经是墙里秋千佳人笑的画影;走在穿心弄里,仿佛是戴望舒笔下结着丁香愁怨,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喜欢那种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的唯美的画面。
古镇的四季有其独特魅力,就连不同的天气都有属于自己的韵味。早春腊梅的寒香沁骨,撩拨行人的心弦;晚春紫藤垂丝如瀑,紫霞般的花影在风中织就一场春梦;夏天池塘的荷花楚楚动人,如娉婷的少女在柔柔微风中摇曳跳舞;秋天的桂花,尤其在秋露如珠,秋月如珪的晚上,阵阵清香似嫦娥飘洒,一水皆香;到了深秋,园子里的枫叶红的像天边的彩霞,是那么的夺目耀眼。记得2008年,我来吴江后,迎来了第一场大雪,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似春天的梨花飘飘洒洒,地上都积了厚厚的一层,当地人都说,我们这儿很少有这么大的雪。为了一睹古镇雪景的风采,与同事一起,专程跑到古镇,欣赏古镇的雪景!白茫茫的雪花覆盖了古镇,行人踩着雪花的脚步声,踏出一条幽静的小道,灯笼悬挂在雪白的门前,点亮了古镇的夜晚,也留下许多美丽的倩影,也留住了美好的时光!
从那时开始,只要有朋友、亲戚、客户来,我都会领着他们来逛一逛同里古镇,品尝当地特色,吴江的特色菜品太多了。时令湖鲜及疏菜就更多了。我比较喜欢的还是首推太湖三白,即清蒸白鱼、银鱼跑蛋、咸水白虾。
同里的古街古巷、精致的园子、粉墙黛瓦、石板桥,河街相依,水巷纵横,将古镇的韵味和风情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同里的水乡柔情和原汁原味真的是刻在每个来同里人内心深处的。
随着对古镇的喜爱,对吴江的认识有了新的改变。2010年8月女儿读大学期间与同学来沪苏杭游玩。这次苏州之行,重游了当年考察的地方,带她们逛了同里古镇,品尝了美食,没想到,她也喜欢上苏州的美食,对上次的感想有了彻底改变,并且爱上了苏州。直到2012年的某一天,那时孩子已去美国留学了,在与女儿电话聊天的时候,女儿问我:“苏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你有没有考虑把家安在苏州,我也很喜欢苏州的,将来回来看你又可以到苏州了,还可吃到那儿的大闸蟹,清蒸白鱼了……珠海不太适合你,就别回去了!”
女儿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更为理性,更为清晰。她的话给了我良多的思考!这么多年异地打拼,远离亲人,真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漂泊之感,是应该考虑将来在哪儿安顿的问题了。
此心安处是吴江
很快我便决定在吴江定居,几乎没加思索,选定新湖明珠城,并办理好购房事宜了。记得是一个周末,翻看一下当年签合同的时间是2012年5月8日。当时购房真没想太多,直觉告诉我这儿最好,在友新快速的延长线上,到苏州比较方便,离高速也便捷,最重要的是近临东太湖。没想到几年的时间,吴江的变化让我住的小区地段变得如此繁华、便利,并且闹中取静!
吴江的变迁画卷也开始徐徐铺展。撤市设区后,它融入苏州的宏大规划,开启协同发展的新篇章;轨交纵横交错,快速路网紧密相连,城与城的距离被无限拉近,每一次出行都满是便捷与畅达。
太湖的保护从原来的“太湖之忧”到“绿色样本”。大型商贸购买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拔地面而起,蓬勃的商业气息为城市注入活力。
这些年,城市功能持续迭代升级,苏州湾文化中心(“湖畔”大剧院)熠熠生辉;东太湖黄金湖岸的滨湖步道蜿蜒约5公里,完美融合自然生态与城市休闲,已然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红走廊”。漫步其间,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春日,烂漫樱花如云似霞;盛夏,荷花湿地恣意绽放;金秋,夕阳余晖洒在摇曳的芦苇上;夜晚,步道与苏州湾音乐喷泉交相辉映,演绎出如梦幻秀的光影盛宴。
现代时尚且大气磅礴的苏州湾CBD,是吴江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历史与未来在这里碰撞,古韵与摩登于此间交融,吴江恰似一幅精美的“双面绣”,每一针每一线都绣出独特的魅力。
东太湖生态园湖边木栈桥上的镜头,将广阔的东太湖与美妙的湖岸美景直观地展现给观众。东太湖是大自然赐予吴江的宝贵厚礼,亲近自然、感受湖风、品味雅韵,成为生活在吴江的极致享受。
临高远眺,中山南路、开平路,作为吴江城区的主干道,道路四周高楼林立,繁华的商业、现代的住宅,庄严的行政场所在这里汇集,是一条见证了吴江从运河时代迈入太湖时代的岁月变迁和发展之路。
吴江不止有令人流连忘返自然风光,更有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人文气息,这便是乐居吴江的坚实底气。
2020年10月正式退休,很多朋友、亲人都问同一个问题,退休后回重庆或珠海?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儿也不去,就扎根吴江了。
弹指挥间,匆匆二十年,初来吴江的场景又清晰如昨。那时的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远离家乡,深深眷恋上这座城市。光阴似水,岁月无情,不经意间,时间从指缝间悄悄流逝,在这纷繁喧嚣的红尘之中,在这渐趋平淡的时光里,我钟情于古镇的静谧安宁,倾心于吴江的包容万象,在这片热土上,历经风雨,也享受着水乡温情的滋润,更赋予我丰富的情感,给予我幻想的天地,成为我安置灵魂、治愈伤痛的心灵归处。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动笔于2024-11-29,完成于2025-3-8)
